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冯薇薇):9月16日唐山股票配资,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在西安开幕。来自埃及、波兰、泰国、印尼等国网红博主,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深入探访古籍、文物、古建遗址以及非遗等数字化展示案例,切身感受全球近百家顶尖机构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传承领域的前沿成果和创新实践。
工作人员为波兰网红博主(左)介绍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展位 摄影 陈楠
在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展位前,工作人员为波兰网红博主详细介绍了这一由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联合大英博物馆、丹麦国立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等四十余家国内外博物馆共同建设的数字化平台。该项目致力于打破博物馆之间的资源壁垒,借助数字技术实现跨界、跨领域、跨空间的深度协作,构建集收藏、展览、教育和策展功能于一体的“云上博物馆”,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交流空间。
展开剩余78%外籍网红博主们参观“AMD× 永乐宫:AI赋能文物数字化,让千年壁画重焕新生”展位 摄影 呼啸
AMD与永乐宫、生数科技合作的AI壁画修复项目吸引了众多外籍网红博主驻足。通过构建AI全流程修复体系,项目团队高效还原了具有800年历史的永乐宫壁画原貌,修复效率提升近百倍。展位工作人员介绍,AMD通过向AI系统输入专业美术知识、修复技术以及不同年代壁画的内容、线条与色彩数据,将AI训练成可参与实际修复工作的“专家”。作为“All in AI”战略的一部分,AMD正将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办公、医疗乃至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领域。
外籍网红博主参观故宫博物院数字孪生应用示范成果展 摄影 呼啸
据悉,故宫博物院数字孪生应用示范成果展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故宫养心殿区域高真实感虚实融合导览应用,该应用利用数字孪生平台底座能力,通过数字化仿真技术和云端实时渲染技术,拟合故宫气象数据以及GIS数据,实现线上线下物理时空的同步映射,为公众提供更加真实的孪生养心殿虚拟漫游体验;二是故宫造办处遗址VR体验,该应用创新引入3D高斯泼溅技术,通过全自动高效建模与多端轻量化渲染,攻克了大型复杂遗址高精度数字孪生技术瓶颈,为公众提供走进考古现场的“第一视角”沉浸式漫游体验。
殷墟博物馆党总支委员、副馆长徐河建(右一)为外籍网红博主们讲解 摄影 呼啸
殷墟博物馆带来的“科技唤醒三千年 又见大邑商”展览以超高技术标准呈现历史场景。据殷墟博物馆党总支委员、副馆长徐河建介绍,展览短片的分辨率达到20K输出标准,码帧流量为每秒30帧,人物建模与大场景建模精度均达3000万至5000万级别,能实现“历史场景可触摸、可感知、可穿越”的呈现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历史现场。展览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搭建文化与观众之间的友好互动界面,同时希望通过短片及相关呈现,让博物馆兼具“历史厚度”“科技高度”与“舒适度”,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印尼网红博主打卡德累斯顿皇家瓷器收藏数字平台展位 摄影 呼啸
泰国网红博主打卡“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丝路遗珍”展位 摄影 呼啸
此外,“德累斯顿皇家瓷器收藏”数字平台将8200件东亚瓷器及大量18世纪原始档案数字化并向全球开放,涵盖约36000张文物图像和2500页文献,并关联全球80余家机构的700余件散失文物,以高清图像形式重现恢弘灿烂的文化。“蓝色飘带—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丝路遗珍”案例则由中国、法国、意大利专家联合推进,通过人工智能、超高清影像等手段,系统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出水文物、丝织品、香料等各类珍品184组共228件。
泰国网红博主体验“遇见东坡,如轼生活”展位上的互动装置 摄影 赵博
中华锦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
展览中还设置了多场互动体验,“遇见东坡,如轼生活”以苏轼生平与文学创作为主线,复原北宋生活场景,借助数字装置让观众走近一个真实、立体的苏轼。而“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国宝展则通过科技手段让一级文物“活”起来,观众可在可视、可触、可感的体验中,深入了解文物从挖掘到研究的完整历程,感受汉晋时期中原与西域深厚的历史联系。
本次展览全面呈现了数字技术在保护、阐释和传播文化遗产中的巨大潜力唐山股票配资,体现出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创新趋势,为推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了更加广阔的数字化平台。
金富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